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

我的知青大哥龚明仁


点击关注 | 文学依然神圣
作家专栏栏
我的知青大哥龚明仁
——写在龚明仁散文集《渭水淘沙》出版之际
文/董邦耀
这几十年,我认识了许多知青大哥,多才多艺的龚明仁,就是其中一位。
龚兄明仁比我大5岁,他们那一批同学都是“老三届”。我是1970年毕业的初中生,当时,我喜欢与高我几届、大我几岁的伙伴们一起玩耍,就有了很多要好的大哥哥。后来,他们大都上山下乡成了“知青”,我也就去过不少“知青窑”、“知青点”,吃过大哥哥们缺油少盐的“瓜菜代”,跟他们学过诗、练过琴,在我幼小的心灵里,这些知青大哥才艺出众,却命运多舛,只得随遇而安。
当年,在逆境和曲折当中,在不公平和磨难当中,1700万知青中的多数人,用青春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奉献。他们在荒原戈壁、热带雨林、农村边疆,在苦难中铸就辉煌,他们屯垦拓荒,辛勤耕作,修桥筑路,教书育人,传播知识,推广农业科技、传播农机知识、抢险救灾,医疗济困,改变贫困落后面貌,曾经造福一方。龚兄明仁也是1700万知青中的一员,通过他的“知青故事”,可以看到他是个干什么农活都不惜力的老实知青,刨土、拉车、搾油、铡草,都拼足了劲去干,往往却被队干部派去干了轻省活,这也许就应了人们常说的“傻人傻福气”吧。
我们这一批“小三届”,后来也有陆续上山下乡当知青的,我随着陕西69、70届两万五千余名初中毕业生,于1971年初参加了“三线建设”,和铁道兵一起修建“襄渝铁路”,成了“三线学兵”。这是中国青运史上,学生修建铁路绝无仅有的“陕西特色”。著名作家陈忠实曾在三线学兵文集《魂系襄渝线》的序言里说:“在那场以摧毁和破坏为特征的劫难中,三线学兵连的学生们却成就了一桩建设的伟业。襄渝铁路铺摆在秦岭巴山汉水之间,20年来火车日日夜夜穿梭住来,这是写在陕西大地上的长篇诗卷。”
我和我的部分同学虽没有上山下乡,也没有去建设兵团,但“三线学兵”均归属于“知青”,都是一棵藤上的“苦瓜”,多有惺惺相惜的“知青缘”,我也就很乐意说说我与龚兄明仁的交往和他的文章。
这几年,我与龚兄明仁同在一个知青摄影群里,天天早上都能准时看到他发在群里的“每日一图”,他的独特视觉,让我震撼;他的持之以恒让我感动。我感到他是一个对人厚道,办事认真的人。我就“每图一评”,两人一直非常默契。就这样,时间长了,双方就有了“相聚一唔”的意愿。那年秋季,我从西安回宝鸡探母,我们一大早约见于渭河步行桥南,我领他在峪泉路吃了凤翔豆花泡馍,并送他两本自己的拙作,他赠我自画的“出水芙蓉”图,更是让我为老兄艳而不俗,华而不娇的画技所折服。后来,我俩多有“步行桥南会”。
在闲谈中,得知龚兄明仁出生于1950年,祖籍安徽合肥,小小年纪便随支援大西北的父母,来到西安灞桥西侧的建材厂,傍依渭水而居。后来上山下乡当知青,再后来参加工作,由工人到干部,再到领导干部,直至退休,都没有远离过渭河,对渭河有着特殊的感情,他一生中的许多故事,也发生在渭河岸边。到站了,退休了,有了自己的时间,干起了自己原来喜欢干,但却没有时间干的事情,摄影,绘画,装裱,写作,集邮,音乐,无师自通,不亦乐乎。一不注意还弄个这奖那奖。去年,他的《小城游记》荣获“中国最美游记”征文大赛三等奖。而此奖,为他争得了在“作家出版社”出版这本散文集的机会,为表达对渭河的眷恋之情,故将书名称之为《渭水情深》。
承蒙龚兄明仁抬爱,邀我为他即将出版的散文集《渭水情深》作序。为此,我诚惶诚恐,在比我高四级,大五岁的兄长面前班门弄斧,实在不敢轻易动笔。因为“知青缘”,又欣然应诺。这种感受是我替朋友写了那么多“序”和“跋”而少有的忐忑。这其间,我为预约在先的几位朋友,先后写了报告文学、序和跋,随后又跟着预订的旅行社境外游了些天,很不好意思的耽搁了龚兄出书的进程。
起先,龚兄为减少占用我的时间,只发给我目录和个别重要篇章,且叮嘱全书就等我写的序言了。为了慎重起见,我还是按常规,让他发来全部书稿,认真通读全部作品后,我才惴惴起笔。
在龚兄的散文集里,我读出了他的人生轨迹,知青岁月,是他人生之初的起步、奋斗、苦难阶段,受尽磨难与砥砺,也是他青春岁月最值得纪念的时光,所以,他将自己下乡后一些感受最深的十个故事,《破案》、《几个玉米棒》、《宝鸡引渭渠》、《一百里路》等,排在了头一章“我的知青故事”里,讲述了他在农村经历过的贫困、坎坷、蹉跎、苦累,甚至是痛苦和饥饿,当然也有快乐、憧憬、浪漫,也有他在炽热的农村生活里撒下的汗水和奉献。
龚兄对儿时生活,仍是记忆犹新,《逃学》、《六一儿童节》、《钓鱼》,都是他抒写的童年、少年、青年时期的故事,放在了本集的第二章“童年趣事”里。笔者出生于五十年代初,不久,父亲被打成右派,家庭收入急转直下,政治上、经济上受到极大的伤害和挫折,全家人生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,但是,龚兄并没有浓墨重彩地去书写曾经的不幸与苦难,而是以博大的胸襟去忘却坎坷和灾难,乐观而阳光的描写少年时代曾经的快乐趣事与读者分享。
“岁月如歌”一章,是龚兄参加工作以后的故事,《我爱宝鸡》、《我家的小院》、《返乡》等,描述了作者丰富的阅历和广泛的爱好,只有兴趣广泛,热爱生活,淡泊名利,心态平和的人,才能讲述出这样动人心魄的故事。
龚兄为什么对渭河那么倾情倾心,读完他的散文集《渭水情深》,才让我深深地理解他讲述的所有故事,都是以渭河为背景的缘由:渭水养育了他,渭水是他人生的源泉,渭水是他生命的主线。在他的母亲河里——渭河,浸泡着他一生的酸甜苦辣,爱恨情仇,从小学、中学,到当知青,及至工作、退休,他大半生的经历,都没有离开过渭河岸,他用退休后的时光,检拾起浸泡在渭水保鲜多年的“新鲜故事”,用记叙散文的体裁,现实主义的笔法,再现了他不同时期在渭河岸边的多彩人生,绚丽变化。
无论是谁,读完这本集子,只要用心去触摸这些文字,会使内心的尘埃、遭遇的不幸、生活的愤懑,逐渐拂去。也会使童年的童真、好奇、善良、美好,折射出孩提时的纯真稚嫩;更会使青年时的憧憬、苦难、蹉跎、热情、拼搏,体现出青春的坚毅奋进;更诊贵的是会将成年的经验、感受、体会、成功,总结出人生的豪迈!对不同阶段年龄层的人给以启迪和帮助。
这就是龚兄明仁,在散文集里借用司马迁史记功法的春秋之笔,只叙不议,存史后人,还原于生活真实而阳光向上,语言清朗,思想纯洁,谋篇自然,结构有致,文学意义与信史意义并存的奥妙之处。
感谢龚兄明仁为读者奉献了一部老少皆宜,启智砺志的文学作品!
祝贺龚兄明仁的散文集《渭水情深》顺利出版!
祝愿龚兄明仁厚积薄发,再上层楼,创作出更多的文学作品。
特此写下以上文字,是为序。
2018年5月28日于北京裁云斋
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提供
作者简介:
董邦耀,笔名骊山、高言,原为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、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史志办主任,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、陕西省文学创作研究会顾问、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副主席、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,1977年以来,文学作品和征文等获奖百余次,出版报告文学集《长安飞虹》(合作、陕西人民出版社)、《大道星光》(太白文艺出版社),个人文集《浅海掬浪》上下卷(中国文联出版社)、散文报告文学集《大道撷英》(太白文艺出版社)和散文集《浪花如雪》(沈阳出版社),主编出版报告文学集、画册《龙脉天路》、《情铸生命线》等,2006年入选《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》。

【投稿说明】
欢迎投稿至邮箱:1004961216@qq.com
如有疑问可在后台留言询问
欢迎关注“浅海文苑”


您可能感兴趣